
8月29日-30日,“深圳湾实验室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联合人事部共同举办,旨在增进新入职深圳湾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青年科学家们彼此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内部交流与合作。
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上为主的方式举办。8月29日一早,线下三个分会场迎来10多名科研人员,另有70多人云端参会,参会人员共计90余人。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云东院士发表开幕讲话。吴院士用三个关键词表达了自己的期望:首先是使命,实验室旨在生命信息、生物医药、医学工程领域建设一流研究平台,集聚大批优秀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人是最重要的,希望实验室每一位科学家都能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智慧和潜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第二是发展,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敢想、敢干,会想、会干,多学习、多交流。第三是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实验室要解决国家和人类的重大问题,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端技术等。因此,合作交流极为重要,希望大家加强协作,共同攻克重大科学问题。

论坛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于晨博士主持,蔡羽轩、Justin L. Tan、顾峥、Artem Efremov等四人分别围绕蛋白质活性调控、癌细胞命运、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PET成像、细胞机械传感器的分子机制等领域进行分享。第二部分由蔡羽轩博士主持,Wee Siong Goh、黄恺、尹延东、于晨等人就表观转录组学、核染色质折叠的理论见解、超分辨和高内容成像分析、精准基因微扰等领域进行学术报告。第三部分由钟国才博士主持,李磊、孙坤、彭琴、尹成骞等四名报告人探讨了从理论模型到疾病治疗的RNA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癌症液体活检、单细胞中可视化和可调控的表观遗传学、癌症预防和治疗中的转录后修饰等研究问题。论坛最后一部分由彭琴博士主持,钟国才、李刚、唐啸宇、邓麟等人围绕可调控的基因治疗、化学蛋白质组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挖掘微生物、细胞周期调控和基因组稳定性等领域进行了报告交流。

本次论坛,来自分子生理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肿瘤研究所的16位青年科学家介绍了自己的科研背景、拟(正在)开展的研究课题等内容,现场反响热烈,互动提问不断,为青年科学家们提供了无边界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平台,助力年轻科研人员在生命科学领域继续锐意进取、突破创新、勇攀高峰!
供稿 | 人事部 十 六
编辑 | 鲍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