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深圳市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中,全力支持的重大创新载体。
深圳湾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以协同攻克生命健康重大科学难题为导向,以肿瘤、代谢与心血管、神经退行性、传染性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焦点,以IT+BT融合及多学科交叉为特色,开展疾病机理、生命信息、创新药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研究。在深圳湾实验室,重大疾病问题与前沿学科技术互为经纬,以科研单元矩阵式设计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充分促进学科交叉优势;以自由探索与协同攻关双轮驱动,散点侦察与阵地突破的结合,对生命健康问题开展更全面且更精准的研究,实践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新模式。
实验室致力于营造高效的创新体系与蓬勃的创新生态,打造高精尖技术支撑平台,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转化研究范式,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性。实验室聚集生命科学优势力量,联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
课题组长李刚博士, 2015年在北京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底全职加入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任特聘研究员。李刚博士已发表学术论文15篇并申请国际专利一项,其中包括第一作者文章及通讯作者9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Angewandte Chemie, Chemical Science 等杂志上。基于博士后期间研究成果,博后所在实验室成立初创公司 ReAx Biotechnologies,曾获芝加哥大学Kharasch Travel Award,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大连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奖励。
目前,课题组具备完备的蛋白质组学(Q Exactive plus)、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探针合成(LC-MS)、DNA编码分子库筛选(Illumina Miseq)等设备和平台,以通讯作者发表ACS Omega论文,并有多篇文章目前处于审稿阶段。
因课题组科研工作需要,诚邀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加入课题组,共同推动化学蛋白质组学在基础生物学以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1)开发新型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已经发展了一种新型的“邻近标记”(Proximity Labeling)方法,用于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蛋白酶作用底物鉴定等;开发了新型交联质谱方法,进行蛋白复合体的原位分析,探索疾病相关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并致力于发展邻近标记-交联质谱的嵌合质谱技术。
(2)开发去泛素化酶(DUB)的细胞原位化学探针(Activity-based Probe),鉴定疾病相关的去泛素化酶靶点,并结合高通量筛选发现去泛素化酶的抑制剂。
(3)通过化学探针设计以及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亲核性氨基酸反应活性(例如组氨酸、精氨酸),从而拓展可被药物分子靶向的蛋白空间,并通过高活性氨基酸位点发现未知蛋白功能;研究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关键代谢产物、辅酶、药物分子的蛋白作用网络;
(4)利用DNA编码分子库技术高通量筛选蛋白抑制剂(例如新冠病毒Mpro蛋白),将重点发展下一代DNA编码环肽的建库及筛选策略。
岗位名称 | 博士后(化学蛋白质组学课题组/李刚) |
招聘单位 | 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 |
岗位工作内容 |
1.在课题组组长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完成课题相关的科研任务 |
岗位要求 |
1.在国内外已获得(毕业不超过3年)或即将获得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有bottom-up蛋白质组学,化学探针设计与合成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优先考虑; |
条件待遇 |
1. 薪资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厚待遇;年薪不低于35万(包括深圳市每年18万免税补助),具体薪酬根据应聘者经历和成果面议; |
提供资料 |
应聘者将完整的个人中文或英文简历,个人陈述、两封专家推荐信、科研兴趣、职业目标、主要科研技能、科研经历及成果和所获奖项等以及其它能够说明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发送至ligang@szbl.ac.cn。 |
联系人 |
李刚,ligang@szbl.ac.cn |